「所有的技術應該都是為了將世界和自己連結起來而開始的。」——隈研吾《小建築》 50、60年代出生的人,莫不遵從社會「有土(房)斯有財」的主流價值,而在臺灣,自小的教育環境讓我們對於「居住環境」沒什麼概念,只能夠努力工作、拼命存錢,窮極一生積攢了一筆積蓄,只為了與建商買下更大、更好的「豪宅」,開始貸款買房。汲汲營營了大半輩子,有時候也忙得顧不上家庭,只為了確保「賺錢」這件事情能順利運轉。順利的話,有個不錯的成果安享晚年,也是孩子離家「空巢」的開始。看著華麗裝潢的諾大房子,你也不禁懷疑起外人眼中的美滿,究竟是夢想的成果,還是數十年來資本主義遊戲規則之下的「空中樓閣」? 這樣的人生故事看多了,也才會很誠實地問自己「什麼生活是我想要的?」 說穿了,其實想要的是「自由」。這個世代無論是年輕人或是面臨空巢期的中老年人,都正在一個選擇的十字路口。年輕人思索的是,是否該重複上一代的選擇,在房價高漲的年代,貸下幾乎要用一輩子時間償還的負債;而中老年人則在什麼樣的退休方式、什麼樣的養老生活中做抉擇。 隈研吾在《小建築》一書中,提到人本尺度(human scaled small house)的概念,他認為21世紀將是自立自主的小建築時代。20世紀風光奪人的「大建築」,以及背後的「大官僚機制」,將因百病俱發而被淘汰。幾年來,純因追求各人生命的自由與廣度,無意間也契合了久來我尊敬的大師的觀點。而實質上,人的尺度,我們大約是做到了。兩年來,從2人偶住,到6人常住,這些「行動木屋」都給了良好支援。無論是在山林之間,或是面向蔚藍大海的花東海岸,適應各地的天然地景風貌,行動木屋終於能夠體現人們在月出日落自然光下的生活情境,也回應了人們在天然環境下生活的渴望。 「小屋」可以帶來的不僅是擺脫屋奴房貸獲得經濟上的自由,還有居住空間上的自由。居住者可以享受的不僅是屋內有生命的材質,設計「行動小屋」的初衷,讓人更認真思考人們如何在這樣的建築中獲得生命的滋養?如何在這棟建築中行動?他們如何看待人生?如何享受從窗景中透進來的陽光?在冬日、在夏季,如何可以不過度依賴外來的電力,白天不點燈、免用冷氣,度過寒暑四季。 但自立自主上,雖也早有想法,但白天不點燈、免用冷氣、活用灌溉水與地下水等,已略有所成,但遺憾,太陽能的應用一直不順意。然而,老觀念的燃燒木材,我們正在實驗其精準操作的可能性。的確,我們真的希望,終有一天真的可以拔掉大政府大體系控管的維生管線,讓居住能實質自立,讓生存享有寬廣自由。 或許有人會問,房子尺寸小,要如何簡化才能過這樣的生活?其實,在《生活要小,夢想要大》這本書中,Brent Heavener曾經建議大家不妨拿起紙筆,寫下生活所需的物品,再將即使沒有也能活下去的物品刪除,剩下的物品,自然很容易有一個取捨的平衡點。住在小房子中,能讓人誠實面對自己擁有的東西,有哪些是真的需要,哪些東西是真正能讓心靈感到富足,而不會堆積雜物。當你維持簡單生活,會發現節省打掃時間,讓自己更有餘裕。也會開始認真思考,為了住在所謂的「豪宅」裡,努力在外賺錢奔波,結果卻沒有時間可以好好享受,這樣的生活是否合理?
06 Mar 2024
06 Mar 2024
「打拚了大半輩子,最後只想為自己建造一個小天地。」極度炎熱的屏東,屋主選擇住在自然紅屋裡,隨著木、隨著風呼吸,沒有空調的冰冷運轉聲,只有蟬鳴的沁人心脾。而木屋邊就是塘,別人養兒防老,他養鵝樂活。
06 Mar 2024
一對崇尚溫柔生產的夫妻,希望讓孩子在最自然的懷抱中誕生,也希望木屋成為他們溫柔的家、他們的產房、與陪伴她成長的天然家園。故事在淡水的綿綿細雨和微冷的那年初春,紅屋的小房間裡,迎來動人的新生命,且正要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