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ngStay Village 
療癒生活營
療癒自己,療癒土地,療癒群居

LongStay Village
療癒生活營
療癒自己,療癒土地,療癒群居

30 May 2023 | 理念論壇

為何需要「生活營」?

 
      水泥叢林的日子太苦悶,想掙脫。有錢人,渴望大農舍。沒錢人,露個營也行。但二者破壞土地太大,保守的政府總說不行。
 
      紅屋友善小屋,不傷地,可合法,也可迴避法律。但買地太耗錢,種菜地太大,獨居太孤寂,我們提倡,學習歐洲的KleinGarten,有點像政府鼓吹的「市民農場」。但,可小歇、小住。隨興種花、菜、樹,不只勞動,更可休息。屋很小,足夠了。田不大,剛剛好。細心照顧,生態更可回復。而鄰里若即若離,進能交心,退能自理,有情有義。
 
     藍圖既有,何不帶頭示範?
屋+園,10~30坪,共10款,果樹、花、草、菜,多元變化,可食可賞。小屋,求「生活自理」。庭園,求「親和土地」。群居,探索「人的新關係」。
總目標,「自己+土地+群居」三環相互療癒,為LongStay Village奠好基。
 


小屋:生活自理,深度療癒

 
  • 找療癒,不算太難。而療癒的生活,若能自在的自理,那就不只不簡單,而且效果奇好。
     
  • 晚上,露天湯,冬泡熱,夏泡溫,佐以星月燭,輔以茶酒香,寬舒坐臥躺。心靈靜,情感盈,融化現代人的冰冷。淨、靜、境,極私密,唯「自理」行。
     
  • 白天,屋+庭,流暢自然風、光、景。書一本,茶一盅,兼賞蝶舞鳥鳴。不覺閉目,且忘人生。
     
  • 現代柴爐+薪柴+點火器+溫度計,安置美麗庭園間。熱湯自己來,驚奇,原來自然火這麼美,駕馭也不難。
     
  • 屋內百葉窗+迴風扇,屋外伸縮棚,調節自如,冬暖夏涼。甚至驚訝,沒冷氣,身心更輕爽。
     
  • 空間&家具,配合精準,任何坐臥躺,工作or休息,心一想,事即成。
     
  • 收納設計強又美,房務整理,愉悅簡易。
     
  • 冷藏、冷凍、工作台精準到位,長住/短住,飲食都不缺。
 

 

庭園:親和土地,密如家人

 
  • 入住的第一印象,庭園的美。然後,屋內的任何作息,永遠浸潤在自然的
    風、光、景中,喜悅油生,總盼形影不離。
     
  • 當這景觀竟也「可食」or 「藥用」,不論是即採即吃or混搭烹製,人&植物,關係又更深了。
     
  • 當你把屋內的用水回收,回澆給植物。把廚餘(甚至巧處理後的排泄物)回填給土地,土內的植物&微生物必大喜。復育土地,你走出了一大步。
     
  • 此時,你回看小屋,終於懂了。原來,屋小、基座友善、全天然材無污染...等,都是為了保護土地。終明白了,土地不只是有價財產,而更是親密家人。
     
  • 當你看到了植物&微生物的土內生態,適應本土的野生種,就可逐步進場。土裡的生命變得更旺,而主人的智識&格局也變得更廣更強。人與自然,可望由「掠奪」轉為「共生」。
 

 

群居:惡夢 or 良藥?

 
  • 擁有鄰里&宗親關係的村落,全台已近消失。國人被導入水泥集合宅。而這大約只剩4人,理該親密的「核心家庭」,卻往往,老爸媽,合不來又分不開。「宅」小孩,則不婚or不育or另住它地。「求獨立,不合群」,是這時代的天大問題。難解,但不能不解。
     
  • 藉屋+庭的友善合體,療癒自己&療癒土地。人,對內,回穩自信。對外,油生好奇,洋溢熱情。開啟與人的良性互動,激發更多的熱情。
     
  • 由偶而相聚,逐步變成LongStay下去,越熟心越開,不再憋扭,不必偽裝,有情有義,有來有往,舊時代村落的感覺終於慢慢回來。當下逐日惡化的老人孤苦,開放此方,共同來解。
     
  • 當下退休人多一生都市文明,財力、腦力、體力俱足。趁人生轉折點,轉往鄉下,相互整合,相撐相濟,可望再造新文明。
 


三病齊發 vs 三環療癒

 
  • 這時代無解的三大病,「老人沒人管」「青年買沒房」「農村沒人住」。
    盼能以「自己+土地+群居」的三環療癒來解套。
     
  • LongStay Village,先給鄉下汲注財力,再給鄉下添加腦力,逐步強化農村的生機。跳脫只靠廉價農產的低收入,淺則,整合景觀、餐館、民宿、休閒,深則,整合生態&人文的生活教育,創造精彩新內涵。如此,鄉下總產值渴望遠超工業,瑞士全國各山城便是好明證。
     
  • 一但如此,老人不只得到鄉下的療癒,晚年更有新舞台,歡喜尊榮。醫院or長照的灰暗,不只老人拋諸腦後,國家也可大大解脫。
     
  • 而藉此,青年人的營生,不再侷限都市or工廠,可以快樂到鄉下,給老人新創的生機,注入新活力。傳承延續,老少愜意共生。老人榮耀收尾,青年熱愛家園,如此社會,「不結婚,不生子」的罣礙,哪會存在?
 

參考資料:

相關文章:

推薦文章:

06 Mar 2024

案例分享-屏東竹田

「打拚了大半輩子,最後只想為自己建造一個小天地。」極度炎熱的屏東,屋主選擇住在自然紅屋裡,隨著木、隨著風呼吸,沒有空調的冰冷運轉聲,只有蟬鳴的沁人心脾。而木屋邊就是塘,別人養兒防老,他養鵝樂活。

06 Mar 2024

案例分享-新北淡水

一對崇尚溫柔生產的夫妻,希望讓孩子在最自然的懷抱中誕生,也希望木屋成為他們溫柔的家、他們的產房、與陪伴她成長的天然家園。故事在淡水的綿綿細雨和微冷的那年初春,紅屋的小房間裡,迎來動人的新生命,且正要開始。